發(fā)布日期:2011-08-29
信息來源:
茫茫人海中,每個人的才干德能不盡相同。究竟誰才有資格走上領導干部崗位為百姓謀利益、為社會謀發(fā)展?
來來往往中,領導干部行走在不同的崗位間,或提拔或留任,究竟誰才有資格走上更重要的崗位,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這是每個市民心中的疑問,也是需要組織部門正面解答的疑問。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以選拔任用優(yōu)秀干部為己任的組織工作更是離不開科學嚴謹?shù)?ldquo;規(guī)矩”。科學的制度和規(guī)范的程序是提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濟南市著眼于確保干部工作科學民主的有效實現(xiàn),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范和完善,做到既依法周全,又運行簡便,提高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在不斷深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他們用越來越完備的制度和嚴格的程序回答著老百姓的每個疑問。
創(chuàng)新推薦提名方式選拔有德有才之人
我們選擇了他,他能不辜負我們的期待嗎?正是這最簡單的疑問成為濟南組織部門把好領導干部選拔推薦提名關的核心動力。
一個人要成為領導干部或者走上更重要的領導崗位必須先過推薦提名關。近年來,組織部門探索轉變推薦提名方式,讓更科學的制度篩選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變“少數(shù)人推薦提名”為“多數(shù)人推薦提名”。組織部門堅持“多數(shù)人在多數(shù)人中選人”,進一步擴大推薦提名環(huán)節(jié)的民主。單位內部盡量擴大群眾參與推薦提名的范圍。單位外部積極吸納與擬任職務關聯(lián)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強的“兩代表一委員”或基層對口單位負責人、服務對象等有關人員參與推薦提名。同時,對重要職位領導干部人選在全市或全縣(市)區(qū)進行公開推薦提名。把篩選的紗網(wǎng)變細變密是推薦提名工作的一大改變,以往的“一輪推薦提名”成了今天的“多輪推薦提名”。組織部門探索實行了“二次會議推薦”、兩輪“擇優(yōu)推薦”、“多輪遴推”制度等,讓真正有德有才的人脫穎而出。變“等額推薦提名”為“差額推薦提名”,對一些重要崗位、專業(yè)性較強的崗位和具有多名合適人選的崗位干部選拔時,采取差額選拔方式進行。為更形象直觀地了解被推薦人選的情況,差額推薦前一般設置一個交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被推薦人選充分展示自己,讓推薦者通過綜合分析比較以推薦出最佳人選。2008年以來,采取差額推薦提名的方式選任了38名市管干部。
2010年的夏天,社會各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平陰縣——— 這里進行了濟南市首次差額選拔縣(市)區(qū)黨政正職工作。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新浪網(wǎng)、鳳凰網(wǎng)等近20家國內知名網(wǎng)站多次予以報道,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為進一步擴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民主,選好配強“一把手”,我市決定通過“兩公開四差額”選拔任用縣(市)區(qū)黨政正職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門黨政正職??茖W嚴謹?shù)倪x拔制度對提出動議、發(fā)布公告、差額初始提名、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研究表決、任前公示、干部談話、宣布任職、離任檢查等環(huán)節(jié)工作做了詳細規(guī)定。組織部門先后組織進行了發(fā)布公告、差額初始提名、確定初始提名人選、差額推薦、研究確定差額考察對象、差額考察、差額醞釀、書面征求全委會成員意見、常委會等額表決、任職、離任檢查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商河縣委書記和縣長、市中區(qū)區(qū)長等黨政正職領導干部也先后通過差額選拔產(chǎn)生。如此公開透明、科學有效、競爭有序的選拔任用制度將濟南組織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改進干部考察方式了解最真實的他們
你的為人如何,能力怎么樣,不僅由組織部門說了算,周圍同事、群眾的評價更有說服力。
有德有才的領導干部會一心一意為群眾,無德無才的領導干部對群眾來說不啻于災難。如何才能考察出干部的真實德與才?濟南組織部門不斷研究改進干部考察方式方法,用科學的方法與程序把干部考察準、考察實。組織部門建立實行了干部推薦考察信息預告和考察對象公示制度。在考察中,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不僅聽取領導干部的意見,還注意聽取基層群眾、服務對象以及“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不僅考察干部工作情況,還注意了解其生活圈、社交圈的情況。對考察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凡是線索比較具體,或者反映問題性質可能影響任職的,都認真進行調查核實,一時難以查清的暫緩任用。2007年以來,有5名考察對象,因群眾反映問題屬實,取消了擬提名人選或任職資格。組織部門還出臺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疾旖M要對考察內容、考察程序、考察材料負責,對隱瞞、歪曲、篡改考察情況,造成用人失察、失誤的,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凡本地本單位出現(xiàn)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以及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行為查處不力的,要追究黨委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一個人行走在社會上,首先要講究一個德字。領導干部擁有一定權力,一舉一動都會給百姓的生活帶來影響。選準用好干部,前提是準確評價干部的德,難點也在于考實考準干部的德。近年來,濟南市在建立健全干部德的評價標準、創(chuàng)新干部德的考察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2010年4月,形成了以綜合考察為主,專項考察和經(jīng)常性考察為輔的領導干部政治品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四德”考察機制。組織部門對“四德”逐一細化,各自形成3項12字的標準要求,將“四德”分解為便于群眾評價的條目。比如,將“政治品德”分解為“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自覺性和堅定性”、“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和民主作風”等4個子項目。這些子項目分別設定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和“差”4個等次,方便干部群眾逐項對照填寫。結合年度考核、提拔任職考察,組織部門采取了“述、評、談、訪、函”五步模式考察干部“四德”。通過個人述德、民主測評、談話考察、走訪調查、函詢有關部門意見,一名領導干部的真實表現(xiàn)就躍然于紙上。目前,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考察工作中,全市普遍進行了“四德”專項考察。2010年以來,有1名考察對象因涉嫌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問題未被提拔任用,1名干部因道德品行和其他問題被降職處理。
決策環(huán)節(jié)更加民主干部任用更加科學
從推薦提名到深入考察,一名領導干部的真實表現(xiàn)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選誰不選誰,用誰不用誰,絕非某位領導一個人能夠決定。
任用決策環(huán)節(jié)意味著賦予領導干部更大的責任。濟南市完善干部選拔任用醞釀制度,實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度,規(guī)范市委全委會票決操作流程,確保任用決策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多數(shù)人的意志,是民主的集中反映。為此,濟南市探索建立了醞釀討論干部相關制度。組織部門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在討論(決定)干部前,通過一定的方式,向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預告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相關信息,聽取班子成員意見。我市研究干部任免問題時,在民主推薦、考察的基礎上,由組織部部長辦公會研究提出初步意見后,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集體醞釀,由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出具廉政意見后,再提交市委討論決定。對所討論的干部任免事項,所有與會人員都要發(fā)表同意、不同意、保留意見或緩議等明確意見,以應到會成員過半數(shù)通過形成決定。堅持做到“三個不決策”,即考察對象有人民來信反映問題尚未核實的暫不決策;未在規(guī)定范圍內醞釀或未經(jīng)充分討論的暫不決策;爭議較大形不成統(tǒng)一意見的暫不決策。全面推行了任用干部票決制度:2008年8月制定出臺了縣(市)區(qū)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干部任免無記名投票表決辦法,縣(市)區(qū)委常委會討論研究干部全部實行了票決制;2010年5月市委也實行了常委會任用干部票決制;今年7月份,票決制已經(jīng)延伸到市直部門。2007年以來,共有52名市管正職干部人選征求了全委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