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11-09-05
信息來源:
地點:北京
主持人:張劍荊
參與人:竹立家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蔡霞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
夏業(yè)良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秦暉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立平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雷頤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展江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茅于軾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
吳思 (《炎黃春秋》副社長兼執(zhí)行主編)
中國經濟30余年高速增長,確是極大的成就。如何解釋這一成就呢?從“北京共識”到“中國模式論”,強調中國道路的獨特性成為一種流行的觀點。雖然溫家寶總理曾明確表示不存在“中國模式”,但爭論依然不斷。
那么,究竟如何認識中國的發(fā)展道路?有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中國模式”?所謂中國模式,其特點如何,與發(fā)達國家或新興工業(yè)國家的發(fā)展模式有何不同?這一模式的經驗和教訓何在,是否值得其他國家借鑒?與中國經濟成就伴生的諸多問題如何解決?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關乎民眾的幸福和國家的未來,均值得關注和探討。本刊整理并刊出“中國模式座談會”的專家發(fā)言,供讀者參考。
——編者
“中國模式”真與假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國模式”是一個假問題。我一直以為,中國是一個正處于改革與發(fā)展過程中的社會經濟體,具有現代性的制度和價值也正處于初步形成和發(fā)育的過程中,以制度和價值支撐的“現代社會結構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社會體制改革才剛剛起步,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區(qū)”,一些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正在逐步顯現,社會公正、貧富差距、特權腐敗等諸多問題正在困擾著我們。在這種情況下談“中國模式”,確實有些“奢侈”。
我們不能僅僅以經濟的快速增長來界定“中國模式”。從歷史哲學的高度來看,經濟增長僅僅是發(fā)展模式形成的一個基本因素,而正確對待、處理好和分配好增長的社會財富,保持社會的公正、穩(wěn)定、和諧、文明進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安排才是一種發(fā)展模式的根本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必須對“中國模式”這一話題有一個全面的、深刻的解析,并保持高度的清醒,不能文過飾非。要知道,我們自己正處于發(fā)展的“中國時刻”,不但要防止被他人“誤讀”,也要防止被自己“誤讀”,喪失改革與發(fā)展的價值、動力和方向。
蔡霞(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 應當把“中國模式”的問題放到一個大背景中去看,就是中國社會幾十年來的變化,本質上是東方農業(yè)大國怎么走向現代文明。
在這個大背景下,世界可以分為兩類國家:先發(fā)國家和后發(fā)國家。這樣看來,30多年的改革開放其實并沒有超越發(fā)展中國家追趕工業(yè)文明這個大范疇。
有學者概括“中國模式”的特征,就是以政府權力為主導,推動市場經濟。這一步,其實發(fā)達國家都走過,我們也正在走。所以,從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來講,我們沒有更特別的東西。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國情,就是人口多、規(guī)模大、國土幅員廣,底子可能更薄。
所以,中國30多年的發(fā)展,恰恰是人類文明轉型的規(guī)律在發(fā)展中的中國的表現。所有社會文明的變遷,都是從經濟的變化開始的,中國的發(fā)展沒有超越這個規(guī)律,也沒有超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采用的路徑。因此,沒有什么“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的鼓吹者試圖把模式固定下來,這會在客觀上掩蓋我們中國現存的問題和矛盾。因為這些問題和矛盾不是光靠經濟本身所能解決的,它需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而一旦談模式,便是要固化下來,使之變成靜態(tài)的東西。
中國人要走向現代文明,這是個歷史的進步過程,應該用開放的、發(fā)展的、過程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變化。中國要走向現代文明,中華民族要強盛起來,我們是在探索一條發(fā)展道路,所以應該講的是“中國道路”。
夏業(yè)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首先我要提一個問題,到底是不是存在“中國模式”?要形成經濟發(fā)展中可借鑒的模式,它必須從理論上具備幾個重要的構成要件,這樣,既可以從理論上加以闡釋,也便于其他國家應用或者借鑒。但是,我們看來看去,現在無論中國人說的,還是外國人說的“中國模式”,都含糊不清,沒有很清楚的界定。
到底什么是“中國模式”?好像是把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實踐中取得的一些成績都認為是模式的成功。但是,這個模式跟其他任何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或者新興工業(yè)化國家發(fā)展路徑都不一樣嗎?
前些年,“中國崛起”這個概念提出以后,很多人就想能不能把中國發(fā)展路徑總結成一種模式,比如說過去“亞洲四小龍”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國際上非常推崇的發(fā)展模式,叫“東亞經濟模式”。
目前看來,無論從理論意義,還是從實踐意義來說,所謂“中國模式”都沒有真正超越“東亞模式”,沒有比“四小龍”的業(yè)績更加顯著。
誠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大、人口規(guī)模大,但是,從經濟發(fā)展業(yè)績本身去比較,同樣的30年跟人家相比較,未必比人家業(yè)績好。從這方面講,如果“東亞模式”都不能肯定為一個成功的經濟模式,怎么能證明“中國模式”是一個更加值得贊頌的模式?這本身在理論上就難以成立。
如果以更廣泛的方式看待“中國模式”,不單單看成經濟模式,而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模式,它的特色在于“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
“摸著石頭過河”,從理論上總結,其實就是經濟學里面常說的“試錯”。哪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在變革、發(fā)展過程中總會有試錯過程,中國的試錯是什么?一般先是發(fā)現一個典型,對這個典型展開調查研究,認為它值得肯定以后就開始試點,試點之后設立特區(qū),特區(qū)之后再擴大特區(qū),即模仿這個特區(qū)再建若干個特區(qū)。過去發(fā)展的30多年里面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確實發(fā)生了所謂的奇跡。這個奇跡是中性的,我并沒有說這個奇跡是好的還是壞的。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有某種特點,這個特點叫做模式?
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增長的確相當驚人,有人說這個數字是假的,有很多水分。
我要講一個統(tǒng)計學常識,一個經濟體假如以這么高的增長率增長了幾十年之后,你可以懷疑它的絕對值,但是,它的增長率你就很難懷疑了。講得簡單點,改革之前不浮夸嗎?一個浮夸的基數不斷往上翻,假定說原來浮夸了一倍,第二年增長率翻了一番。你第二年的基數仍然是浮夸,你浮夸的量又翻一倍,第二年的基數等于是浮夸了兩倍。如果我們30多年中國的浮夸是以幾何級數往上翻,我們就會又看到“畝產13萬斤了”。
大家知道,幾何級數的浮夸是不能持續(xù)太長時間的,“大躍進”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國高增長率持續(xù)這么多年,到現在沒有明顯的“爛包”,所以,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確是事實,這個事實在歷史上確實相當驚人。
東亞模式增長都沒有真正長久,長達幾十年的只有南非,也是一種很快上升的增長,而且,南非有很多經濟指標非常驚人,人均耗電量居然跟英國差不多,高速公路占世界第三,而且它的制度設計跟中國很類似。
孫立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我認為有一個“中國模式”,不但有,而且“中國模式”接近完成,已經處于最后的完善過程當中。
第一,這60年是一個整體。我們過去有一個框架,分改革前和改革后,實際上我們忽略了改革前和改革后的一致性。
第二,這場改革叫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然后,本著這兩點,我們看現在的問題,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最近,有兩件事情非常有意思。一件是福州大學實行戀愛實名制,就是誰要戀愛,就要登記,誰提出,誰負責,然后,出現問題找組織解決。
第二件事,北京準備用手機定位人們的出行和工作情況。這兩件小事非常讓人受啟發(fā),表明了這樣一個體制的空間是什么,在哪兒,這個體制內能做什么事。
怎么看30年的變化?這30年其實是很有限的變化,真的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這個東西確實有著創(chuàng)新的過程,用體制和機制來說的話,就是體制沒變,機制創(chuàng)新。其實,模式不是其他人能不能學,能不能做。我說的這個模式需要有自洽的邏輯,只要滿足這一點,它就有特點,也叫模式。
雷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模式”的概念有沒有意義?比如說資本主義世界,別人可以總結出來,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東亞模式、萊茵模式。在中國,你可以說中國特色、“中國模式”,中國內部可以分成溫州模式、蘇南模式,現在又有了重慶模式、廣州模式等等。
從2008年起,由于金融危機,一下子讓人覺得似乎有一種中國模式。很多我認識的金融界人士講,中國能避開金融危機,是因為中國還沒有學會游泳,還沒有下海,不可能被淹死,實際上中國處于很初級的階段。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認定存在一個成功的“中國模式”。
展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模式如果是個中性的概念,其實是可以使用的。當然,我們首先要界定“中國模式”。
根據我有限的了解,國際上對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最大的敬佩和中國人自己感覺的差不多,就是走出匱乏:30多年前吃不飽肚子,抽煙的人一個月就抽一包煙,現在不太匱乏了。
對世界各地發(fā)展的不同方式,暫且用模式的說法,我覺得是中性的,這是可以的。
先不說中國,現在世界上確實有一種另類的國家。哪類國家呢?特別是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那些國家,可能會有不穩(wěn)定,比如利比亞;當然也有的國家多少年后才出現不穩(wěn)定,如埃及;也可能靠石油超穩(wěn)定,比如說沙特。東南亞還有一個特殊的國家,就是文萊,文萊人均GDP四五萬美元,和西方是可以比一比的。我覺得可能存在一個依靠石油的模式。
中國最近對石油,包括官方和官商對石油的興趣那么大,說哪里發(fā)現了油田,哪里發(fā)現氣田,其實是對那種模式的一種向往。
另外提供一點視角。關于西方模式,我最近在翻譯的一本書,它在歐洲和北美的范疇之內,把西方分成了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地中海模式,極化多元主義模式;第二種是中歐和北歐模式,叫民主法團主義模式;第三種是北大西洋模式或者自由主義模式。這是兩個政治科學家,一個意大利人和一個美國人聯合研究的結論,他們是研究媒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
我現在特別關注地中海模式,覺得中國某種程度上接近地中海模式,但是跟它又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就是,它有一個極化多元主義,兩個議政黨,左的和右的。另外,他們這些國家相對來說和另外兩個模式相比存在很多問題。問題之一就是少數人掌握資源,把資源送給老百姓,送給他的支持者,支持者反過來回報他。
茅于軾(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我認為所謂的模式是一個樣本,大家都可以照著學,可以推廣。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發(fā)展,有些經驗是別人可以學的,但是,大部分經驗別人學不了。
首先,中國是一個轉軌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我們的經驗跟其他轉軌經濟不同,就是我們用了一個“雙軌制”。我覺得這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但對外而言就沒什么好學的了,除了古巴。
中國道路的特點
茅于軾:中國經濟有一個特點,有共產黨穩(wěn)定的領導,所以,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領導人的過渡沒有流血事件,這一點特別重要。我們看看別的發(fā)展中國家,暗殺、流血不在少數,我們沒有這些問題。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對于經濟發(fā)展非常重要。
第二個特點,因為有一個黨的領導,有很多事情市場做不了的,政府能做,或者市場做起來很慢的,政府做起來很快就能做成。最典型的如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鐵路、飛機、機場、電信,在全世界發(fā)展中國家里可以排第一。
但是,現在有點兒過頭了,好多高速公路沒有足夠的車走。這30多年來,沒有發(fā)生過長期缺電、電力供應不足之類的事情。印度、菲律賓,幾十年缺電,總也解決不了。印度更不用說,連高速公路都沒有。我們比他們強多了,原因是我們能有一個強大的政府做這些事。
還有一個特點,可以說是我們能做的,我們?yōu)榱硕鄶等说睦婵梢誀奚贁等?。有沒有這樣的事?這可以討論,我覺得應該可能會有的。按照市場的意義,多數人的利益是不容侵犯的。大多數人得益了,然后整個國家的發(fā)展就快了,這個道理看起來是有點對的,但是,違背了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道理,即每個人的權利是相同的,任何人都同樣受到保護。
但是,我們中國政府有時不太關心這一點。比如說三峽工程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有很大爭論。在有些國家里頭,要搞這么一個工程,根本就搞不起來,我們說搞就搞了。當然現在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無法辯論。
另一個特點,即改革的開始是“文化大革命”的結束,那時,中國的情況非常糟糕,我們起點非常低,這個別人學不了。那個時候,農民吃不飽肚子。進城能吃飽飯,就謝天謝地。再有幾百元錢,更是滿足得不得了。我們現在積累三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是靠農民工打工賺出來的。30多年來,中國挖了200多億噸的煤啊,死了很多人,但是沒有因此出現社會問題。中國的農民工非常能忍耐,這個別的國家學不了。
現在情況已經完全變了,現在進城打工的不是吃不飽的農民了,而是“80后”、“90后”,他們沒挨過餓,知識比較多,受教育比較多,懂得維權,會用計算機,會上網,知道全世界的事情,這是很不一樣的。
中國改革成功主要的特點是財富的極大增加,財富的增加有什么經驗呢?有一條,可能大家不見得同意,叫做“悶聲大發(fā)財”,我想來想去,覺得這句話很恰當地歸納了中國財富快速增加的道理。
比較改革以前的30年,那個時候,中國共產黨也想建立一個富強的中國,走的是一種什么道路呢?就是不許你發(fā)財。走工業(yè)化,要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要學大寨、學鞍鋼憲法,就是不讓你賺錢,一賺錢就是資本主義。
現在看起來這些都錯了,發(fā)財是對的。發(fā)財是什么?發(fā)財就是創(chuàng)造財富,有了錢,許多問題都容易解決了。搞“大躍進”“大煉鋼鐵”煉了1000多萬噸鋼,現在中國每年鋼產量達6億噸。
秦暉:現在中國的發(fā)展當然是有自己特色的。中國人能不能學瑞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我也不是說福利國家是中國追求的目標,在這一點上,經濟學界的朋友有強烈的不同意見。值得思考的是,所有的這些國家的政府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權力?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探討的結論是,政府的權力大,責任也很大,這就是所謂福利國家;政府也可能權力小,責任也很小,這就是自由放任。因為老百姓有不同的訴求,有的老百姓對自己的權利看得很重,害怕政府過多地侵犯他,就不同意給政府太多授權;有的老百姓更多地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務,他就更強調問責政府,因為要問責政府,所以要更多地授權于政府,但是,權力授得再多,也是可以隨時收回來的。
在中國,權力不受制約,責任不可追問,這種權力無窮大,責任無限小的特點,和它的高速增長有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今天,中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政府手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權力全世界最大。
現在最怕是兩撥人說相反的話,一部分人說政府就應該多收點錢,擴大國家的汲取能力,另一派人說政府就不管公共服務,老百姓就應該自生自滅。如果是這樣的話,一方面政府收了大量的錢,一方面又不承擔任何責任,所謂的預算公開有什么動機呢?
孫立平: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在于它為體制新造了一種機制,這個機制就是現在我們用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經濟語言來表達的這些內容。中國的市場不是一個完整的體制,而是一個零散的機制?,F在用這個零散的機制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地下的資源挖出來了。
第二,盤活了土地。我們這些年有錢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把這么多地給賣了,賣了地還得建點東西。地還是那塊地,實際上財富沒增加,但是錢確實是增加的。
第三,最充分利用了人口的紅利。
蔡霞:中國內外有兩個“時空交錯”,這是我們的一個特點。當我們工業(yè)文明這段路還沒有走完的時候,發(fā)達國家已經走向信息文明了。這是外部的時空交錯。
內部的時空交錯,就是中國最發(fā)達的地區(qū)相當于工業(yè)化的后期,乃至于接近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比如廣東、北京、上海等地;但是,往中部走的時候,到河南、安徽、山東,你可能看到處在工業(yè)化的中期階段;要是跑到云貴川的非省會城市,你就看到它處在工業(yè)化的起步階段,然后你再往廣西、貴州、云南的大山里走,完全是田園風光、農業(yè)文化。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權力對市場經濟介入的范圍和強度,比其他國家可能還要再強一些。
還可以再加上一條:我們用3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用將近200年走過的路子。反過來說,西方國家200年之內積聚的矛盾,我們30年當中全部遇到了。西方國家有200年的時間來回旋、解決問題,我們沒有。
所以,今天我們遇到的問題是新老矛盾交織,各種矛盾借助先進的傳播手段傳播出來。
吳思(《炎黃春秋》副社長兼執(zhí)行主編):我認為是有“中國模式”的。在經濟方面可以先從歷史上談起。中國經濟歷來就是多了一個權力要素,權力介入市場,而且分量非常大,除了稅費之外,還有各種敲詐勒索、壟斷的方式,這個東西是中國特色。
我們可以把它量化,可以說得很清楚,但是,不能局限在西方經濟學的模式中,要引入新概念,真實描述中國經濟的概念。
現在是不完整的市場經濟狀態(tài),出現權力市場或者是按照古漢語所說的“官市”或者“雜霸市”。
在經濟上,“雜霸市”、“官市”仍然有可能憑著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持續(xù)一段時間:第一,我們勞動力便宜,在國際上有優(yōu)勢;第二,我們向西方學習模仿各種新技術、新制度,還在學習過程中,可學的東西還很多。于是,在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還可能發(fā)展得不錯,這仍然是“雜霸”模式經濟的成績。
現在中國存在的權力市場,不能長久持續(xù),未來必須繼續(xù)提高市場自由度。
中國的未來與對策
茅于軾:中國的問題是現在錢無孔不入,當官可以買賣,踢足球可以買賣,文憑可以買賣,滲透到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在一點原則沒有了,完全被錢控制了。
改革30多年,我們往往看成一個階段,其實30年是很長一段時間,是一代人的時間,里頭的變化非常大,現在的情況跟改革開始的情況是非常不一樣的。
比如,討論財產登記問題。30年以前,領導干部剛剛從“牛棚”里放出來,什么財產都沒有,要他們登記也沒有必要,沒什么財產,登什么記呀,一定要登記,也沒有什么阻力?,F在可不一樣了,現在說了20年也登記不起來,阻力非常大。
最后,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憲法》上講了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可以置身于法律之外,都要守法。大家看看,馬路上的特權車就公然跟《憲法》挑戰(zhàn),交警不敢管,老百姓習以為常。這些事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中國是個特權社會,幾千年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特權,特權的反面就是法治,有特權就沒有法治。
竹立家:中國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發(fā)展,關鍵還在于未來幾年社會管理體制和政治行政體制改革的力度,在于改革是否能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要求,真正有效地消除貧富分化和特權腐敗的制度性根源,實現對權力的有效約束和社會的公平正義,保障人民的幸福和尊嚴,讓人民滿意。
在統(tǒng)觀中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的基礎上,尋求重點突破的、關鍵性的“改革頂層設計”,是從制度和價值層面對中國發(fā)展道路的深度思考的結果,對未來五至十年的中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社會健康,只有一個健康的社會才能有效地實現社會合作和社會團結,才是一個人民幸福和尊嚴得到保證的穩(wěn)定和諧社會,也才有資格談論所謂的發(fā)展模式這一“宏大敘事”。
未來,中國必須推進社會體制和政治行政體制改革,按照憲法原則實踐社會體制安排,按照“民主、民生、公正、和諧”的“新發(fā)展共識”追求當代中國的現代性,把中國發(fā)展道路的探索引入一個更高的理論和實踐層面。
十二五”期間,國家面臨非常艱巨的社會體制和政治行政體制改革任務,改革的結果直接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聯,與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相關聯,當然,也與中國未來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發(fā)展模式相關聯。
吳思:中共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鄧子恢鼓吹“四大自由”——“租地自由、借貸自由、務工自由、貿易自由”。我們可以把土地看做資源,借貸就是資本,務工就是勞動力流動,貿易就是產品的自由。鄧子恢想推動這“四大自由”,推動民間的市場經濟的自由度。
改革開放后,“四大自由”都恢復了,租地自由是恢復成了大包干;借貸自由目前還是個半開放的市場,金融市場半開放,主要還是國家壟斷,但是,民間可以部分介入;雇工自由基本放開了;貿易自由,現在處在半開放的領域,比如電信市場不能完全開放,有些資源還是國進民退,但是,絕大部分開放了。
憑著市場自由度的增加,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自由度增加多少?按照2008年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的評比,世界平均自由度62分,排名最高的香港92分,最低的朝鮮3分,倒數第二是古巴27分,中國大陸是52分。
我們從得3分的朝鮮那個狀態(tài)增加到52分,自由度增加了,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資源配置水平提高了,企業(yè)家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這就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核心原因:市場自由度提高,財富自然就增加。
展江:前幾年,領導人提出建設學習型社會,要善于發(fā)現和發(fā)掘各國的資源、模式、體制和機制。同時我們也看到,當今世界正在飛速變化,西方福利模式也好,自由主義模式也好,也都面臨著一些危機,同時“中國模式”目前留下的后遺癥也越來越多。
未來怎么做,我覺得秦暉的觀點非常對:我們應該在兩個維度上去努力,一是要求政府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營造更多的公平,另外一個是發(fā)展完善的市場經濟,提高市場經濟下的經濟和社會自由度。
(本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發(fā)言嘉賓審閱)(求是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