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讓夕陽在歌聲與琴聲里閃光

——濟南市緯十路小學原校長 王傳偉

發(fā)布日期:2013-03-28

信息來源:

"退休啦,總得找點事做,讓晚年生活更加充實美好!"這大概是退休老人普遍的想法。我干了大半輩子小學教育工作,2005年離開工作崗位后,選擇了一條唱歌和彈琴的音樂之路,先后報考了山東老年大學合唱班、鋼琴班;參加了山東九久老年藝術團、明湖遐園合唱團;組建了槐蔭區(qū)老教育工作者協(xié)會"愛之聲"合唱團。幾年下來,雖說沒有什么驚世壯舉,日子倒也過得風生水起、多姿多彩。2008年,我作為成員之一的山東九久老年藝術團葫蘆絲合奏,在香港第十屆金紫荊花獎國際中老年人才藝大賽上捧得最高金獎;2010年,我們"愛之聲"合唱團在濟南市教育局和槐蔭區(qū)政府組織的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文藝匯演中嶄露頭角。

一、花甲求學路

我來自農(nóng)家,自幼喜愛音樂。小時候,一支廉價的竹笛和口琴,伴我踏入音樂世界,在童稚懵懂的幼小生命中初揚音樂風帆。一九六三年,我考入濟南師范學校,先后有何作人、邱楓、黃正剛等名師教我們彈風琴、拉手風琴。參加工作后,無論是當教師、做教研員,還是干校長,琴聲一直伴隨我?guī)资昶椒捕y忘的歲月,給滄海一粟般的我?guī)碛邢薅鵁o盡的樂趣。

退休了,女兒已經(jīng)成人,第三代日漸長大,空閑時間多了,經(jīng)濟條件好了,自己也想把"琴藝"提高一個檔次,于是,毅然下決心買了鋼琴,報考了山東老年大學鋼琴班,開始了較為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學習訓練。人們都覺得鋼琴是樂器之王,彈鋼琴高雅有品位??墒且唤?jīng)介入,教材難度之大,技法要求之高、教學進度之快,都大大超過了我們的想象。我自以為心志不減,刻苦依舊。但做起來,手、眼、腦顧此失彼,常常是事倍而功未半。就在心煩意亂,欲進不能,欲罷不甘之際,張獻忠老師的一段名言開導了我:"學鋼琴,你付出多少,它就給你多少;你不付出,它絕不給你;你付出了,隔一段時間不練,它還會收回去。"是啊,我們不是經(jīng)常說"沒有攻不破的堡壘"、"功到自然成"嗎?于是,我再下決心,重抖精神,按老師的要求堅持苦練,果然,凡下了苦功的地方,必有大的收獲。好似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增加了學習信心,甚至生出一絲成就感。順便一提,在2010年和2011年自己還兩度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呢。

二 、放歌明湖畔

出于對唱歌的愛好,我曾徜徉于濟南市各大公園,留意一些老年合唱團體的歌唱活動。我發(fā)現(xiàn)諸多合唱團體只不過是集體在齊唱,滿足不了自己對合唱的追求,偶有機會,發(fā)現(xiàn)在大明湖畔有一支老年合唱團,他們演唱的全是合唱歌曲,指揮得法,聲音和諧,并有薩克斯、長笛伴奏,很是喜出望外,于是經(jīng)口頭申請,就成了明湖合唱團的一份子。

合唱團在歌曲選擇方面,注重內(nèi)容健康向上,富于傳統(tǒng)性和時代氣息;旋律優(yōu)美動聽,富于藝術美感;適合老年群體,樂學易唱。歌曲內(nèi)容包括:歌頌祖國大好河山;謳歌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成就;頌揚民族團結;期盼海峽兩岸統(tǒng)一;贊美友誼和愛情;回憶幸福童年和外國名曲等,深受團員們喜愛。在歌曲實踐中大家共同探討科學發(fā)聲、聲部配合、感情處理,在或激昂、或舒緩、或明快、或深沉的旋律中,歌唱祖國、詠嘆生活、詮釋愛情、凈化心靈,得到高尚的情感體驗和藝術享受。

三、無私做奉獻

退休后,自己在社會上參加老年藝術活動多了,漸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于是有些老年藝術團體樂于吸納自己為成員,自己也樂于以此為平臺,盡心盡力地發(fā)揮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做了一點應有的貢獻。

2005年10月,全國CCTV《夕陽紅》最佳個人風采獎獲得者、山東行政學院資深離休教授岐三元老先生牽頭組織了山東九久老年藝術團,邀我為副團長。藝術團開張之初,我協(xié)助歧團長策劃組織了聲樂、器樂、舞蹈、服飾表演、外聯(lián)、內(nèi)務等六大部,使之成為一個建制較全的中型老年藝術團體。我們立足實際,面向社會、采取分頭訓練,集中演出的方法,排演了五十余個節(jié)目,能夠獨立承擔整場演出任務,先后赴濟南軍區(qū)干休所、老年公寓、大專院校、企業(yè)和社區(qū)義務演出,普獲好評。我們團的葫蘆絲合奏《阿瓦人民唱新歌》參加2008年在香港舉辦的第十屆金紫荊花獎國際中老年人才藝大賽,一舉捧得最高金獎。

2010年,我的退休單位濟南市緯十路小學和槐蔭區(qū)教育局,得知我在"外面"挺活躍,就讓我組織一個老教師合唱團,授"銜"團長。我不敢怠慢,立即行動,招兵買馬,居然聚集了近百名志愿者。鑒于老師們在職時為學生、為教育事業(yè)獻愛心,退休后又自愿為社會獻愛心,我們把合唱團定名為"愛之聲"合唱團。因為老教師們在職時任教各門學科,少有音樂教師,我們就從樂理知識、發(fā)聲訓練等基礎工作抓起,堅持科學訓練,嚴格要求,半年下來,初見成效,為了迎接濟南市教育局和槐蔭區(qū)政府組織的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文藝演出,我們緊鑼密鼓地排練了大合唱《在太行山上》、《一切為了黨》,在匯演中居然先聲奪人,首戰(zhàn)告捷。我們的合唱節(jié)目在濟南電視臺、濟南教育電視臺作了展演,接受了專題采訪,社會反響良好。

回望退休七年來,趕上了國泰民安、社會祥和的好年頭,在歌聲與琴聲的陪伴下,竊以為心態(tài)沒有老化,步伐沒有落伍,老驥未甘伏櫪,夕陽不遜朝陽。

編輯: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