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縱軸上,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世界的橫軸上,中華文明為多種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和解決方案。
縱橫之間,孕育了儒家文化、齊文化等豐富文化的齊魯大地,回溯傳統,聚焦當前,發(fā)力未來,匯聚走在前列、由大到強的磅礴精神力量。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魂,文以鑄之。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曲阜視察,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出深刻闡發(fā),為山東文化強省建設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對山東在全國文化繁榮發(fā)展中擔負的責任使命提出要求、寄予厚望。
幾年來,從泰山之巔到黃海之濱,從鄒魯故地到現代城鄉(xiāng),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時時在耳邊回響,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鼓點不曾停歇。
追隨總書記的腳步,山東高點謀劃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扛起使命擔當,堅定文化自信,挖掘紅色文化,致力文化惠民,磅礴精神力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為走在前列由大到強凝心聚力,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注入山東力量。
牢記囑托 高點謀劃 扛起擔當
曲阜,孔子故里,儒家圣地。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發(fā)出一個強烈信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一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山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山東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好齊魯文化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為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內涵的深刻洞見,對齊魯文化在中華文明版圖中的清晰定位,是對山東的親切關懷、巨大鼓舞、指路明燈。
山東理應從更高站位上深化思想認識,自覺擎起在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上的使命擔當,為中華文明注入更深厚的倫理責任和家國情懷,賦予民族精神更強大的內聚力和品格。
——這是中央對山東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山東上下作出了走在前列的站位要求,指明了山東在全國應當擔負的責任使命。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必然要求我們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領全國風氣之先。
2017年6月召開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勇于擔當、不辱使命,大力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推動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進程中當好排頭兵。
一個月后,省委書記劉家義來到曲阜調研,又著力強調:要站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高度,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使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思想文化基礎,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山東落地生根。
——這是時代的呼喚和期盼。展望未來,“中國號動車”飛速向前,經濟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卻也伴隨著社會轉型期的道德失范、行為失序、心理失衡等問題,靠什么才能更好凝聚起新時代的奮進力量?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堅定“四個自信”;要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認真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形成團結奮進的主流輿論強勢。
——這是世界的求索和提問。放眼世界,2017年9月20日,來自30多個國家的100多位儒學專家學者在曲阜召開的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上共同呼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尋找解決方案。而這一次,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山東、投向了曲阜、投向了儒家思想。
面對中外專家學者,省委書記劉家義在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開幕致辭中的表述引人深思:孔子的思想,經由歷代儒者不斷闡發(fā),培育了“仁者愛人”的人本觀念,凝練成“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治國理念,匯聚為“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追求。這些寶貴思想,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滋養(yǎng),對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近日參觀完孔子研究院的“四子侍坐”雕塑后,也提出了類似觀點。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洪恩告訴記者,約瑟夫·奈認為,孔子與四位弟子關于人生理想的討論證明了:兩千多年前人們對于人本、邦寧、教化、幸福的追求,跟現在中國所倡導的中國夢如出一轍。
“人類社會的基本需要,兩千多年來的變化之小是讓人驚奇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山東發(fā)揮優(yōu)勢、挖潛傳統、發(fā)力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們不僅能為強省、強國建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也有能力為世界文明互鑒提供中國智慧。”以孔子后人的身份作答這個世界性問題,孔洪恩的講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扛起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責任,山東唯有用最實的擔當來回應。
山東把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擺上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從更寬視野上強化總體布局,從更廣領域上付諸行動,科學謀劃、扎實推進。
2014年4月,省委出臺《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對這一“鑄魂工程”作出頂層設計和戰(zhàn)略部署。
2015年,啟動“齊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開始實施“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
2017年,山東又在全國率先印發(fā)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了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頂層設計。
挖潛傳統 虛功做實 堅定自信
扛起“文化高地”使命擔當,不是一句口號,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tài)度對待文化、用什么樣的思路和舉措發(fā)展文化,就成為肯綮處。
山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革命文化波瀾壯闊,在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得天獨厚”。但如何把傳統的“優(yōu)勢”變?yōu)楝F代的“強勢”,讓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回答好“以文化人”的時代考題,是山東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提出的這一論斷廓清迷思,指明了前進方向。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則讓我們前進路上,目標更加清晰,腳步更加堅定。
2017年9月27日晚上8點下班到家之后,26歲的張穎手指點擊幾下平板電腦,進入愛奇藝客戶端。與以往多為綜藝節(jié)目或是熱播劇目不同的是,在首頁出現了第34屆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開幕式的畫面。點開直播,在氣勢恢宏的表演中,張穎深入知曉了孔子文化節(jié)、儒家文化等概念。
孔子文化節(jié)開幕直播登上愛奇藝的首頁推薦,緣起于曲阜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示范區(qū)與愛奇藝公司在2017年開始的戰(zhàn)略合作。曲阜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示范區(qū)與愛奇藝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愛奇藝優(yōu)秀傳統文化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也正式揭牌。“這是一次開始,我們期待與濟寧市共同創(chuàng)作出滿足年輕受眾需要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容。”愛奇藝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龔宇用“開創(chuàng)性意義”一詞評價與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qū)的合作。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著力推動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推動傳統文化凸顯現代意義、體現現代價值、形成現代認同,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省委書記劉家義說。
以“雙創(chuàng)”方針為指引,山東挖潛傳統,虛功做實,堅定自信,回答“新時代如何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時代之問,寫好現實文章。
——新時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山東要“鑄魂”。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省委十一屆二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對此已作出了具體部署:深化“四德工程”建設,深入開展“學雷鋒,做山東好人”活動,倡樹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深入實施鄉(xiāng)村文明行動……
——新時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山東要“搭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設曲阜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示范區(qū),打造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努力建設道德文化首善之區(qū)。加強齊文化傳承和保護,建設齊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
——新時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山東要“登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要求,加強優(yōu)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fā),努力在世界儒學傳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話語權。推動鄉(xiāng)村儒學、尼山書院、孔子學堂建設,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等品牌影響力。
——新時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山東要“落地”。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活起來。《國學小名士》等傳統文化類節(jié)目的走紅,再次彰顯了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也說明優(yōu)秀傳統文化完全能夠以親切的、清新的方式走入大眾生活。”《國學小名士》決賽評委、臺灣著名學者傅佩榮對此高度評價。
根據我省出臺的工作方案,在推廣普及上,今后將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必修課,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為全省政德建設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
新時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青年學生是生力軍。
去年5月9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高校要用足用好山東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聯系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實際,以此來激勵人、教育人、感染人。去年6月27日到山東大學調研時,他強調,青年學生更是黨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大家一定要始終牢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好學上進、志存高遠,植根人民群眾、植根腳下沃土,為時代進步和國家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以化人,文以鑄魂,久久為功,馳而不息。
文化“虛功做實”,把我省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各項工作“頂”在全國前列:
2017年9月起,山東中小學全面啟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材,山東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省份;
曲阜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示范區(qū)上升為國家文化戰(zhàn)略工程;儒學基礎研究重大工程、有當代“四庫全書”之稱的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等取得重大成果;
9200多所儒學講堂走進鄉(xiāng)村社區(qū),1300余家“孔子學堂”遍布大江南北;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成為國際性文明對話和學術交流的高端品牌;
30家海外“尼山書屋”在歐美國家落地;
“山東文化年”“孔子文化周”“孔子文化節(jié)”等活動在海外順利舉辦,齊魯文化國際影響日益廣泛深遠……
“中國正在形成世界儒學研究傳播中心,推動儒學從‘形成話語圈’到‘掌握話語權’的轉變,山東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表示。
不忘初心 尋根問本 補鈣加油
2017年,由沂蒙“新紅嫂”朱呈镕投資建設的“沂蒙紅嫂文化博物館”在老區(qū)拔地而起。近2000平方米的空間里,珍藏了近千件革命文物、珍貴圖片,再現了革命戰(zhàn)爭時沂蒙根據地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1萬多人參軍參戰(zhàn)、10萬多名烈士英勇犧牲的光輝歷史。
“我想把史料留住,永久地扎根沂蒙大地,讓沂蒙精神代代相傳,成為游客學習和市民瞻仰的神圣展館,讓大家記住: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換來的。”
時針撥回到2013年。這一年的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山東臨沂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并參觀沂蒙精神展,會見了“沂蒙母親”王換于的孫女于愛梅等模范人物,并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fā)揚光大。
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在巍巍沂蒙山中綿延,在滔滔沂河水中奔流的沂蒙精神,是這片熱土上共產黨人最鮮艷的政治底色,提醒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黨員干部: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2017年4月1日,劉家義就任山東省委書記。履新僅幾天后的4月6日,他就把調研的首站選在了革命老區(qū)臨沂。同年6月28日至29日,新一屆山東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體學習,也來到了沂蒙革命老區(qū)。大家尋根問本補鈣加油,接受沂蒙精神教育,接受革命歷史教育和黨性黨風教育,圍繞“弘揚沂蒙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進行集體學習研討,錘煉黨性、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思想建黨,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重要法寶。半個月后,在7月13日召開的省委黨的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質,為我們不斷發(fā)揚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豐富內涵,突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個本質特征,組織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闡發(fā)沂蒙精神。要把弘揚沂蒙精神與加強黨的建設結合起來,讓沂蒙精神成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源泉,為山東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隨后,省委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對弘揚沂蒙精神專門作出安排部署。
——不忘初心,時時回望;牢記初心,方得始終。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省委常委班子又到中國共產黨山東黨史紀念館,瞻仰中共山東省委機關舊址,回顧黨的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一致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好扛起時代重任。
去年12月4日,中共山東省委、人民日報社在濟南共同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新時代先鋒模范”理論學習研討會。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會上強調,要時刻不忘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wěn)人民立場。
——不忘初心,尋根問本;學習傳統,錘煉黨性。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山東有660多萬名黨員,33萬多個基層黨組織,走在前列,關鍵在把黨員教育管理好,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山東依托沂蒙根據地豐富厚重的紅色資源,打造沂蒙黨性教育基地,建設了沂蒙根據地群眾工作展館、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等18個現場教學點,編寫了30多部特色教材,開發(fā)了現場教學、紅色故事會、訪談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七種主要教學形式,讓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到這里“學習傳統、錘煉黨性”。
——不忘初心,莊嚴踐諾;劈山開路,走在前列。
“要緊緊拉住老區(qū)人民的手,決不讓他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沂蒙老區(qū)時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沉下去訪貧問苦,干起來排憂解難。新春佳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2月3日下午,省委書記劉家義到菏澤調研黃河灘區(qū)脫貧遷建情況,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群眾。在單縣高韋莊鎮(zhèn)馬寨村,看到剛剛搬進貧困老人免費周轉房的張學發(fā)、馬紀堂老人居住舒適、生活方便,劉家義說,讓大伙都過上好日子,幸福美滿地生活,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尋根問本,補鈣加油。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現實、最具體的實踐就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把黨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戰(zhàn)略部署落到實處。
提高站位,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真抓實干,讓初心和使命變成實效。省委自覺與黨的十九大精神對表對標,認真梳理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目標,結合山東實際,確定了需要謀劃和推進的30項重點工作。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具體措施及責任分工》,從19個方面提出貫徹落實意見,推動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地更實、扎根更深、效果更好。
直面矛盾,以敢領風氣之先的、敢于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精神把改革進行到底。我省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統領經濟發(fā)展的重大工程,全力打好攻堅戰(zhàn),推動山東創(chuàng)新發(fā)展、持續(xù)發(fā)展、領先發(fā)展,通過強省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站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自信,奔騰在億萬齊魯兒女的血脈中,已經并將繼續(xù)化作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動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變?yōu)樯綎|發(fā)展的生動實踐。